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这句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实盘配资开户,意指当某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,便会被抛弃,正如那只狡猾的兔子死去后,猎狗也会被淘汰掉。历史上,这种情形屡见不鲜。比如在清朝,帮助雍正帝登上皇位的大臣隆科多等人,等到雍正稳固政权后,纷纷成了被弃的棋子,最终命运都相当悲惨。
“伴君如伴虎”这句话正是对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。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,也经历过类似的悲剧。尤其是在他亲手处决杨秀清的时候,那一幕异常惨烈。杨秀清的党羽被圈入一个封闭区域,遭到屠杀,尸体堆积如山,高得足有五、六人的高度。
事实上,在杨秀清被杀之前,洪秀全和他的同僚早已策划好这一切。1856年9月的一个夜晚,北王韦昌辉从江西带领几千名士兵悄悄来到南京。王府内早已潜伏了大量精兵,秦日纲指挥着他们,准备在韦昌辉的军队就位后,迅速动手清除杨秀清。
按照预定计划,他们本想等石达开到来再行动,但为了避免计划被泄露,他们决定提前行动。王府内的这些士兵,除去了精锐身份外,许多人曾经受到杨秀清的压迫,心中充满了仇恨。就这样,一股凛冽的杀气弥漫在东王府上空。
展开剩余73%当东王杨秀清察觉到局势不妙,试图逃跑时,东王府早已被层层兵力封锁,形势已无转圜余地。随着韦昌辉一声令下,士兵们蜂拥而上,杨秀清被迅速斩杀,尸体倒在了血泊中。
接下来的屠杀更是惨绝人寰。尽管洪秀全原本只命令处决杨秀清一人,然而士兵们的怒火难以平息,开始在东王府内肆意杀戮,无论是男女老幼,所有在场的人都未能幸免。不到一天的时间,东王府几乎被翻得一干二净,珍贵的宝物也被士兵洗劫一空。杨秀清的头颅被砍下后,挂在了南京街头的一根木杆上,成为了一个可怕的警示。
杨秀清的余党该如何处置呢?这成为了洪秀全的一大难题。毕竟,这些人曾是太平天国的元老之一,早在广西时便是最早加入的教徒,并且在南京城内都占有一定的职位和权力。然而,作为太平天国的统治者,洪秀全自然不愿意留下这些潜在的威胁。经过与韦昌辉等人的商讨后,他们决定采取一个极为阴狠的计策。
首先,洪秀全命令下了一道诏书,公开谴责韦昌辉等人擅自屠戮东王府内的人员,并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惩罚,罚跪五百大板,并命令他们在东王府门前谢罪。这道诏书发布后,杨秀清的余党被特意召来观看,仿佛他们将要见证一个权力斗争中的败者遭遇应有的惩罚。
然而,令他们未曾料到的是,当韦昌辉等人即将受刑时,王府内的所有门窗突然被紧闭,执行惩罚的事情被迫暂停,杨秀清的余党反倒成了活靶子。第二天黎明,王府的门再次打开,但这一次并非为了释放那些余党,而是大批炸药被丢进府内,一场大屠杀随即展开。
韦昌辉等人早有准备,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屠杀面前,杨秀清的余党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,虽然他们拼命反抗,但刀剑难以抵挡火药的威力。很快,东王府内就充满了血腥味,尸体堆积如山,堆高得足有五、六人那么高,场面极为惨烈。
即便如此,屠杀并未就此结束。洪秀全和韦昌辉担心这些余党家属日后可能成为祸患,于是开始在南京城内搜捕,凡是与杨秀清有关联的,不论老少,都被押往刑场斩首。为了彻底根除这一隐患,他们整整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,翻遍南京城的每一户人家。
那么,韦昌辉为何对杨秀清如此痛恨?其实,两人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。杨秀清曾在背后多次陷害韦昌辉,而由于杨秀清势力过于强大,韦昌辉只能忍气吞声,甚至时常低声下气地讨好他。有一件事情尤其令韦昌辉铭刻心头,那就是他的亲哥哥因与杨秀清的情妇家族争夺财产,招致杨秀清的忌恼。为了向杨秀清示好,韦昌辉竟亲手将哥哥五马分尸,代兄谢罪。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韦昌辉,他心中的仇恨日渐累积,誓言要为哥哥复仇,直至杨秀清的血债血偿。
终于,韦昌辉等人有了机会亲手处决杨秀清。然而,韦昌辉虽然得以复仇,却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他的大屠杀行为失去了人民的支持,最终在逃亡时被捕,被残忍地肢解致死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